山东经济“一季报”好于预期
——“开门稳”中观韧性,“开门红”里看动能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山东省4月19日公布的一季度“成绩单”显示,山东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基本态势没有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零星点状散发疫情影响明显、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在多重不利因素之下,山东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稳”殊为不易,彰显了山东经济的十足韧性。
宏观来看,一季度山东农业安,“粮袋子”“菜篮子”充足;工业稳,工业增加值增长高于近5年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表现均不俗,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0.4、8.8个百分点。细看民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温和上涨1.0%;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镇新增就业21.5万人;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6.3%。
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种“稳”源自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手抓、两手硬,源自山东省委、省政府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精准实施,源自各级各地全力抓稳定、抓投资、抓需求、抓助企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这种“稳”还源自山东经济的固有韧性: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基础稳固、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强。
“开门红”则昭示着山东经济的蓬勃动力。支撑一季度山东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服务业居功甚伟。今年1-2月,山东服务业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增长28.2%,增速高于前五年平均16.5个百分点,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达到29.6%。这是近年来山东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持续加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果,山东服务业增速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已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细究拉动经济增长的热点、焦点,新增长点培育激发的新动能功不可没。山东持续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升级加速突破,新兴动能加速集聚,“十强产业”塑优成势,涌现出了一批发展快、增量多、前景好、潜力足的行业和领域。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7.8个百分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亮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实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8.3%、30.8%、39.6%和22.1%;新能源汽车增长217.6%,工业机器人增长217.8%,代表新能源行业的光伏设备制造业增长超过200%。
展望未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零星点状散发疫情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但是一季度“成绩单”显示山东完全有能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且今后一段时间,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调控将持续发力,山东市场需求空间潜力“大”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动能增长的“强”势头将为经济平稳增长持续添砖加瓦,总体稳固的企业发展基础和较足的市场主体预期信心将对二季度及全年全省经济稳定增长形成较强支撑,这些都足以更加坚定我们的发展信心及决心。
对于下一步工作,省委常委会4月18日召开的扩大会议指明了关键:“畅通”“平稳”“扩量”“提质”,在这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在企业纾困解难上持续发力,在畅通物流流通上持续发力,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力提速供需两端协同发力,虽然需付出艰辛努力,但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有望继续保持。